培训回顾 | 华商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金种子项目培训会


    2025年4月8日,由广州华商学院就业创业 e 站主办,广州华商学院学生就业创业处、广州华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华商众创孵化基地承办,广州华商学院大学生创业协会协办的 《华商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金种子项目培训会》在广州校区励志楼D308和肇庆校区6号楼301(分会场)同步举行。

    本次培训会的主讲人是深圳市人社局特聘创业导师、华南师范大学特聘创业导师黄伟贤副教授,莅临本次培训会的嘉宾有广州华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李显意总经理,广州华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宋元跃副院长、周燕主任。

    培训伊始,黄伟贤副教授首先对大赛的战略定位、政策导向及赛制创新进行了系统解读。他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实践载体,其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大赛正是检验育人成效、对接产业需求的关键平台。通过横向对比历年赛事数据,黄教授深入剖析了三大核心维度:其一是获奖项目的领域分布与产业政策契合度,揭示出赛事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特征;其二是不同赛道的差异化评审体系,通过解构“创新性”“商业价值”“社会效益”等评分权重,为学生勾勒出精准的备赛路径;其三是基于十年参赛规模增长率、项目落地转化率等核心指标,客观呈现了赛事影响力的指数级提升。

    黄教授系统解析了大赛的备赛要点,通过对比创意组与创业组的项目定位、评审侧重及孵化路径差异,厘清了两类组别的参赛策略;深度拆解了赛事的评审细则,着重指出要紧扣"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向,突出学科交叉与专创融合;结合今年政策变化,强调需重点关注科研成果转化率、乡村振兴贡献度、卡脖子技术突破性等评审要点,建议项目设计要深度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数字经济、碳中和等战略方向。通过多维度的规则透视,助力参赛团队准确把握大赛新规则,明确备赛方向与重点。

    在备赛经验分享环节,黄教授介绍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备赛模式,提出“回归人的成长” 和 “回归商业原理” 理念,强调在备赛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提升项目质量的重要性。他通过对相关备赛案例的详细解读,为学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备赛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备赛热情与信心。

    互动答疑环节中,黄伟贤副教授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成功模式并进行复制推广,强调要注重专利申请、提升商业化程度以及强化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为学生在大赛备赛中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

    本次金种子培训会为我校创业学子搭建了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的平台,通过围绕政策解读、赛事筹备等关键环节开展系统化指导,有效强化项目团队的资源整合与科学备赛能力。广州华商学院将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从项目培育到孵化落地的全链条支持体系,着力培养兼具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商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文章发布于2025年4月)

    上一条:华商众创孵化基地第八期创业团队入驻路演评审会 下一条:活动回顾 | 华商众创孵化基地第四期导师问诊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