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 探索具有华商特色得创新创业教育之路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秉承“厚德、励志、博学、创新”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厚基础、精通识、重实践、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探索建设具有华商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成立了由学校执行校长担任组长的“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独立设置创新创业学院,开启了探索具有华商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学、实验实训平台建设、项目孵化基地建设,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组织等工作。通过制定落实《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深化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具体工作方案  

    一、夯实创新创业理论基础 

    为使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能够有坚实的理论依据,正确的指导方向,学校鼓励教师多领域、跨学科地开展创新创业研究工作,促进跨学科科研思维的碰撞,进而提高教师研究创新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师生申报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研究课题和建设项目。2019年,学校申报的1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划获得省教育厅通过,其中5个被推荐至教育部国家级训练项目立项。教师及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为我校探索具有华商的特色创新创业教育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推进具有华商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学校始终秉承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必须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为此,学校持续开展了一系列考察和实践活动。2019年6月15日,学校副校长兼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促进会创会主席廖伊曼、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余家军一行赴深圳考察调研。调研团队先后到中芬设计园、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科美城创客空间、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前海众创空间和普华永道创智中心进行考察调硏,旨在学习研究如何从空间场地、商业服务、智力资源和创投资本对接等多个方面给予港澳青年切实的帮助,为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学习、交流、实习、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2019年7月中旬,“常青之家”团队在余家军老师的带领下,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龙塘村进行七天的精准扶贫工作。“常青之家”团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乡村人民的思想、教育、生活等方面展开调研,并进一步对当地积贫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乡村产业活动中,在扶贫过程中带动大学生创业,给扶贫注入新活力,保证扶贫的顺利进行。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水平,强化了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闯会闯的意志品格。  

    三、厚植具有华商特色的双创竞赛培养机制  

    学校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为契机,持续扎根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活动,渲染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通过策划开展创新创业文化节,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并对各类赛事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后续跟踪支持。  

    2019年8月3日,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余家军带队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行杯”广东省分赛决赛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活动。此次大赛自启动以来,学校共有100多个项目团队参赛,其中有5个项目入选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创新创业展, 3个项目入选本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题展。互联网+稻印服装定制项目和MU(My University)APP项目2个项目团队更是代表学校首次在此类活动中进行项目路演展示,最后分别与两家投资机构成功签约。  

    开展创新创业竞赛不仅为有创业兴趣的学生提供经验交流和获得资金投资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在校园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也将持续性地在每年培育一批双创“种子”项目,通过一系列的打磨辅导,推荐这些项目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更多机会。  

    四、建设具有华商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通过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校内众创空间,制定一系列的创新创业质量管理、优胜劣汰的健康发展机制,引导校内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为学生创业提供完善的支持和指导服务。  

    2019年8月13日与8月19日,学校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余家军代表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分别与广州卓创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已来(广州)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共建活动。这是学校进一步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通过整合技术、场地、人才等优势,进一步促进创新科技成果与大学生创业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建概念验证、项目孵化等面向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  

    此外,学校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促进会在华商校内建设 “华商梦想空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旨在为港澳青年学习、实习、交流、就业和创业提供平台,为创业青年提供沉浸式创业环境,并通过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学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五、选择具有华商特色的地方服务路径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积极与当地各级党政部门开展合作,通过结合地方发展特色,培养社会适用人才构建学校一政府协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9年6月26日,学校调硏小组赴增城石滩镇开展调硏活动,学校副校长张捷教授一行就环境经济、乡村教育、养老服务、农村电商、农村干部培养、创业项目辅导等方面与石滩镇的政府代表人员进行了详谈,学校希望能够通过合作为振兴乡村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8月21日,学校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余家军博士在增江街政务服务中心主题会议上为增江街各社区代表介绍了华商学子在乡村教育、乡村农业、乡村旅游和乡村养老等方面的创业实践探索,获得了与会人员的积极响应,这是学校为乡村振兴积蓄创业人才,推进乡村青年双创工作的大力支持。学校致力于将先进的创新创业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推广应用于地方乡镇,通过校政合作,加强创新创业政策和经验宣传,营造良好创新创业舆论氛围,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力争成为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推动者。  

    六、展望未来  

    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支持并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进一步完善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素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做好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等一系列工作,为探索具有华商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而不断奋斗。  

     

    图/文: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上一条:校企合作 | 我校与光彩众创孵化器集团共建华商科技孵化器 下一条:活动回顾 | 创业小故事”征文大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