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回顾 | “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2025年9月19日-20日,“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广州校区励志楼D206顺利举行,本次培训班特邀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特聘专家、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任郭勇教授担任主讲。广州华商学院黄伟新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宋元跃副院长,创新创业学院周燕主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高艳锋主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就业指导师,学生就业创业处、创新创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培训。

    培训伊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高艳锋主任对郭勇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她表示,郭勇教授作为教育部特聘专家,在生涯教育领域理论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希望全体参训教师深刻认识当前加强大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珍惜此次高水平、面对面学习交流的宝贵机会,力求将培训所学有效转化为深化教学改革、精准指导学生、服务学生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构建我校高质量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职规赛内涵解读、作品打磨、备赛参赛策略及赛教一体化设计》

    主题分享

    培训首日,郭勇教授围绕“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作专题解读。他系统梳理了两届大赛的时代背景与政策导向,深入解析了赛事目标、赛道设置、评审标准及材料要求等关键内容。郭教授指出,新时代职业生涯教育应注重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和“价值创造”转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增强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力。他结合评审案例,就项目挖掘、报告撰写、现场展示等环节提出具体建议,为教师指导学生参赛提供了清晰路径与方法支撑。


    《生涯咨询核心理论与实践》主题分享

    培训次日,郭教授从咨询理念、流程技术、工具应用等维度展开讲授。他详细阐述了生涯咨询与心理咨询的区别与联系,介绍了特质论、适应论、发展论、建构论等经典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并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演示了霍兰德类型论、认知信息加工(CIP)、社会认知生涯理论(SCCT)等模型的操作方法。郭教授强调,咨询工作应坚持“助人自助”原则,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探索、职业认知与行动实践,提升其应对变化、主动决策的能力。此外,他还分享了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在生涯工作室建设、实验室打造、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我校推进生涯教育本土化、校本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高校生涯教育道法术器“四核心”IMTA课程建构体系》主题分享

    郭教授围绕高校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展开专题阐释。该体系从“道、法、术、器” 四个层面构建高校生涯教育课程框架,涵盖思维理念、方法路径、技术策略与实操工具,深度融合国家战略导向、行业发展趋势与校本育人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方圆角”逻辑模型串联课程主线,推动生涯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与价值引领转型。此次郭教授阐释的课程体系,为我校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生涯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对进一步推动我校生涯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融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及终身发展能力具有关键指导意义。

    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围绕大赛指导难点、咨询实务操作、课程教学设计等内容,与郭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互动。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将大赛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如何开展个性化生涯咨询、如何设计实践性教学模块等问题展开研讨。

    至此,“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对加强我校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未来,学校也将持续深化生涯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为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章发布于2025年10月)

    上一条:新力量!一同见证! 下一条:活动回顾 | 准CEO训练营再启航,聚力孵化未来商界领袖

    关闭